- 全部智能领域
- 制造 / 物流 / 园区 / 办公
- 家居 / 安防 / 交通 / 能源
- 零售 / 文娱 / 金融 / 营销
- 党建 / 法务 / 医疗 / 教育
- 农业 / 技术 / 其他
最新
最热
由于其具有宽带互联网和高通量等特征,未来卫星互联网将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业务和宽带业务,2010-2019年全球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和卫星宽带产业规模呈稳定增长趋势,2019年产业规模分别为43亿美元、26亿美元。目前卫星通信存在速度低、容量低、延时长,成本高、应用群体有限等问题,2019年移动通信服务和宽带产业规模在全球卫星产业规模占比较低,分别为3.3%、2.0%,商用化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阅读(639)
2020年,在线教育行业蓬勃发展,用户使用习惯被极速培养,全民意识被集中唤醒。其中,低幼年龄段在线教育市场快速崛起,成为不容忽视的黑马赛道。作为低幼年龄段在线教育市场的主要消费者,新生代家长伴随着互联网浪潮一起生长,深谙「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道理,对孩子的培养意识更加超前,对线上教育产品接受度更高。低幼年龄段在线教育市场未来可期。

阅读(666)
数字李生是基于物理系统的实时数字化模型。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Michael Grieves博士于2002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PLM)理想状态“通过物理设备的数据,在虚拟(信息)空间构建一个可以表征该物理设备的虚拟实体和子系统;并且这种联系不是单向和静态的,而是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中都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最早的数字孪生。其中包含了数字孪生的几个核心元素:真实空间、虚拟空间、从真实空间到虚拟空间的数据流连接,以及从虚拟空间向真实空间或者其他虚拟空间的信息流[1]。2011年,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AFRL)最早提到了digital twin这个概念。关于数字李生的基础元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陶飞教授,基于Grieves教授的概念,进一步提出了数字李生的五维模型:物理实体,虚拟实体,连接,李生数据,服务[2]。本篇从实践角度,将数字李生的关键元素定义为连接、数据、模型、交互和应用,并定义以及描述了数字孪生的三大类支撑技术:连接、计算(包括数据和模型计算)、交互。

阅读(733)
5G作为先进的通信技术手段,以其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高连接、泛在网等诸多优势,在5G行业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医疗、能源、制造等不同的行业用户,需要结合具体的业务场景和业务需求,打造针对不同行业的5G专网,从而让5G最大化的使能千行百业。

阅读(674)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以5G基建为首的中国七大“新基建”,是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预计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3.5万亿元,中国信通院发布的《5G产业经济贡献》认为,预计2020至2025年我国5G商用间接拉动的经济总产出约24.8万亿元。

阅读(849)
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生活形态、生态治理等产生深刻影响。进入新时代,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被广泛认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要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

阅读(850)
人工智能的研究自1956年之后,引发第一次浪潮,主要研究逻辑推进为主的“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专家系统进入瓶颈期,随之Al的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大量缩减,Al研究方向也悄然发生变化,以研究计算机视频、语音和计算机自然语言进行新的研究方向,“机器学习”算法的不断优化使得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惊人的突破。2011年Google 大脑通过非监督学习识别出猫脸,2015年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图像识别正确率在ImageNet图像识别比赛首次超过人眼,2016年微软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将英语错词率降至5.9%。

阅读(756)
在“新基建”浪潮推动下,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致力于深度研究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恰逢其时,2020年,作为国内零售行业领军企业的苏宁,迈入互联网转型的第十个年头。 十年间风云变幻,技术创新不断推动零售变革,苏宁零售技术研究院持续探索的“智慧零售”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智慧零售领军企业,苏宁正在创新性运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构建用户、供应链和场景的数字化连接、智能化交互和自动化交易,结合商品属性和用户画像,搭建既有用户体验又有行业效率的互联网零售平台。

阅读(651)
当前,互联网创新发展与数字政务结合得越发紧密,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使互联网在政务领域快速延伸,政府办公由数字化向网络化、智能化深度扩展。在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的背景下,数字政府的建设及推广,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内容,是我国进行数字化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对实现经济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效率、惠及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742)
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自2008年问世,至今已有12年之久,从最初的加密货币比特币(区块链1.0),发展到当前火热的基于智能合约的去中心化应用(区块链2.0),乃至现在各行各业在讨论各自垂直领域的泛区块链应用(区块链3.0),发展受到监管和外部环境变化有起有伏,但总体方向是前进的。

阅读(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