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平台!
客服热线
发起求购
  • 全部智能领域
  • 制造 / 物流 / 园区 / 办公
  • 家居 / 安防 / 交通 / 能源
  • 零售 / 文娱 / 金融 / 营销
  • 党建 / 法务 / 医疗 / 教育
  • 农业 / 技术 / 其他
最新
最热
中国确立人工智能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布局技术突破、产业培育与应用场景的一系列政策,推动与获得了日益增多的全球竞争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先机。文献计量分析显示,政策文本中的高频词是发展、技术、建设、创新、服务等;内容分析显示,供给型、需求型与环境型政策工具分布基本均衡,政府部门与企业、科研院所等政策执行主体被明确界定了引领发展的使命任务,产业体系、技术人才、应用场景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政策目标;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政策工具、主体和目标三者的协同性达到了高水平,但对社区等政策主体、创新平台等政策目标、公共购买等政策工具的重视不足。
2025-05-12
阅读(20)
文章指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核心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企业超4300家,创新成果不断。自2017年人工智能首入政府工作报告后,相关政策持续出台,国务院明确产业发展目标:2020年核心产业规模超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超1万亿元;2025年核心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2030年核心及相关产业规模分别超1万亿元和10万亿元。重点任务聚焦七大方面,包括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支撑平台打造、技术应用示范、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及政策试验等。未来政策将加强前瞻应对,保障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科技伦理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2025-05-12
阅读(2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决策部署,促进我省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增效,创造智能时代的经济新模式、生活新体验、治理新方式,制定本措施。
2025-05-12
阅读(20)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山东省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更好运用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深度拓展智能制造、智慧生活、智慧政务等应用场景,培育新产业、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制定如下方案。
2025-05-13
阅读(8)
大模型备案和算法备案是国家为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推荐服务而推出的重要制度。通过备案,企业需披露技术细节,确保数据安全和算法透明,从而维护网络空间秩序、保障用户权益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截至2025年3月,全国算法备案数量已达3234个,大模型备案数量为407个,覆盖金融、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
2025-05-13
阅读(14)
人工智能安全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导‌。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2021年起,国家网信办牵头出台了该规定,规范了人工智能算法推荐服务,保护用户权益‌。 ‌《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2023年1月实施,规定了深度合成信息内容的标识要求,防范虚假信息和深度伪造风险‌。
2025-05-13
阅读(1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系统谋划,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标准委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提出到2026年,我国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引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形成。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标准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的成效更加凸显。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0项以上,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全球化发展。
2025-05-13
阅读(9)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引领性力量,是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核心驱动力。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培育人工智能产业,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生态体系,制定本规划。
2025-05-12
阅读(12)
为深入贯彻国家“人工智能+”行动部署,认真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粤府(2023]90号)《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粤办函[2024]88号)等文件精神,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星月同辉”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格局,建成1个城市人工智能赋能中心,部署10个以上行业应用模型.
2025-05-12
阅读(18)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2页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