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智能领域
- 制造 / 物流 / 园区 / 办公
- 家居 / 安防 / 交通 / 能源
- 零售 / 文娱 / 金融 / 营销
- 党建 / 法务 / 医疗 / 教育
- 农业 / 技术 / 其他
最新
最热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及精细化程度要求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当前医疗资源在配置方面仍存在着诸如优质医疗资源分布过度集中、基层医疗诊疗能力薄弱等问题。 随着中国医疗卫生领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同时,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驱动下,互联网线上问诊、临床辅助诊疗、病案质控等创新性医疗业务场景已经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为缓解医疗资源供需矛盾带来新的解决思路。

阅读(471)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 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 特征,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先进生产方式1。以人工智能、大 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既是未来趋势所在, 也是提升效率效益的必然选择。目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均提出了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计划,例如德国工业革命4.0、美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计划、法国未来工业计划等等, 中国自2015 年起便发布了包括《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10 余项重要政策,支持智能制造发展。 趋势之下,诸多传统制造企业亦纷纷谋求向智能制造转型且成绩显著。

阅读(402)
2016年以来,以机器学习(machine learming),尤其是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朝着更加先进、复杂、自主的方向发展,这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变革性机遇。Al应用迎来“物种大爆发”,日益渗透到各行各业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望塑造新型的经济和社会形态。与此同时,科技伦理也日益成为了当前Al技术发展与产业应用中的“必选项”,各界纷纷探索Al伦理原则、框架、治理机制等。科技伦理的一个核心议题就是人工智能的透明度与可解释性(transparency and explainability)。2021年11月,联合国UNESCO通过的首个全球性的Al伦理协议《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Recommendation on the ethic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提出的十大Al原则就包括“透明性与可解释性”,即算法的工作方式和算法训练数据应具有透明度和可理解性。

阅读(701)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 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 标志。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即便受到疫情影 响,2020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仍然为全球贡献了 40%左右 的份额,连续多年稳坐世界最大机器人消费国地位。持续高 涨的应用市场需求,有力拉动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产品研 发、系统集成、人才培育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我国机器 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本报告旨在综合分析全球 和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特征,围绕产业的规模效益、 结构水平、创新能力、集聚情况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综合分 析评价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中部和西部全国六 大区域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水平,并围绕区域优势、核 心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生态培育、对外合作、园区建设等 方面,归纳我国机器人产业趋势特征与潜在问题。在此基础 上,提出明确发展定位目标,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广重点 领域的应用普及,加速成果转移转化、标准制定、评测认证 等公共服务发展,拓宽投融资并加快人才培育,搭建开放式 共享平台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阅读(43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教培机构得以借助Al对教育真正赋能,助力教育实现个性化、均衡化、规模化。教育普惠每一个人,始终代表着教育发展的终极理想,而“Al+教育”即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不容忽视的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已经涌来,培养新时代Al人才成为教育行业的一大任务。而如何更高效地培育面向未来、面向全球竞争的未来Al人才,仍等待着吾辈去探索和解答。

阅读(492)
6 月份,人工智能领域共计发现654 篇新闻、234 个事件,分别较上月上涨 9.73% 和11.96%。本月出现四个关注高峰:3 日北京智源大会相关信息、7 日腾讯优图发布 《2021 十大人工智能趋势》以及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杭州召开受到高度关注;此 外,18 日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荣获2021 届京都奖,以及23 日咨询机构IDC 发布中国AI 云服务市场报告也受到较高关注。

阅读(454)
2018-2021年,亿欧大健康持续关注人工智能如何同医疗产业结合,为 社会带来效率的提升,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医学影像的结合。在之前的报 告中,涉及了人工智能同医疗在技术、场景上的融合。本报告的核心问 题为讨论中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企业的商业化程度及发展潜力,旨在为 行业内从业者提供参考。 • 在第一部分,本报告将从行业的角度论证,中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行业 的发展阶段,是否已经具备了商业化基础?第二部分讨论人工智能医学 影像企业商业落地情况如何?第三部分将从细分赛道中,选取10家具有 代表性的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企业,分别介绍企业亮点。第四部分将对行 业进行展望。基于以上内容,最终形成了《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医学 影像企业发展报告》。

阅读(447)
在国内市场,我国家电行业在过去十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规模看,主要家电产品已基本完成了量的普及,消费者基础功能性需求得到满足;从品牌看, 国内不断涌现优秀的家电企业,表现亮眼。在全球市场,中国家电企业逐步从学习走向引领,国产家电出海势头强劲,各品牌主要家电品类在亚马逊销量 排名靠前。但随着我国主要家电市场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未来必然要由量增转向质增。其背后的需求驱动力来源于三大方面:1)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开始 追求品质生活;2)劳动者家务劳动时间压缩,需要智能化产品的协助;3)人口结构转变,“一老一小”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阅读(445)
对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而言,2020年是载入史册的一年。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内生于经济转型升级创造出的智能化需求。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冲击进一步刺激了潜在需求,加速了人工智能和经济社会全面融合的步伐。美国技术封锁在打破人工智能全球创新循环的同时,坚定了中国立足自主创新构建新的全球创新网络的决心和信心。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加速发展,将掀起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塑奠定基础。

阅读(499)
城市是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承载体,其内涵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不断丰富和延伸,人们的生活方 式也被源于信息技术的创新力量持续影响和改变。特别是 随着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到政府管理、百姓民生、公共安全 和产业发展等城市活动中,城市已逐步成为物理世界和数 字世界融合的综合体,并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内涵,即智 慧城市。

阅读(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