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智能领域
- 制造 / 物流 / 园区 / 办公
- 家居 / 安防 / 交通 / 能源
- 零售 / 文娱 / 金融 / 营销
- 党建 / 法务 / 医疗 / 教育
- 农业 / 技术 / 其他
最新
最热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用关键。 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三大体系中起关键作用。工业互联 网平台通过硬件设备的组合,可由内及外管理和优化 企业,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模块。

阅读(560)
核心结论:①回顾中美科技革新演变历史,均遵循硬件-软件内容-应用场景的扩散规律。②随着5G、新能源技术突破,叠加政策支持、工程师红利、全球产业链重构,新一轮科技浪潮已在演化。③科技赋能制造,重视5G技术应用、新能源技术应用、传统制造升级三大领域,相关公司详见正文。

阅读(506)
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MV)是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根据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机器视觉分会和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RlA)自动化视觉分会对机器视觉的定义,机器视觉是通过光学的装置和非接触的传感器,自动地接收和处理一个真实物体的图像,以获得所需信息或用于控制机器人运动的装置。一个典型的机器视觉应用系统包括图像捕捉、光源系统、图像数字化模块、数字图像处理模块、智能判断决策模块和机械控制执行模块。

阅读(612)
2020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在垂直行业落地深耕,已广泛渗透应用到钢铁、石化、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30多个行业,平台行业赋能水平不断提升。企业聚焦行业痛点问题,将技术突破、模式创新与产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形成了一批面向特定场景、具有推广价值的行业系统解决方案。旧动能改造方面,在原材料、高端装备、消费品和电子信息等行业,基于平台的质量管控、设计优化等智能解决方案持续涌现,以“提质、降本、增效”为目标有效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培育方面,融合创新成为行业转型主旋律,平台催生出制造协同、能力共享、工业金融、零工经济等一批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拓展市场新空间。

阅读(434)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积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功从农业大国到制造业大国的转变,成为了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完整产业体系、最完善产业配套、世界最主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但目前,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经济人口转换带来的结构性困局。长期以来,低廉的劳动成本是我国制造业异军突起的有力支撑,但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人口红利及老龄化的双重影响下,我国劳动要素优势正在逐渐丧失。2008年,我国超过60岁人口总数为15.99千万人,而到2019年,已发展至25.39千万人,年平均增速为5.34%。老龄化不仅意味着人口老年负担系数不断提高,同时也意味着劳动投入的减少,与之相对应的是市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Statista数据显示,早在2016年,就中国的劳动力队伍整体而言,每小时收入已高于除智利以外的任何拉美大国,并且已达到疲软欧元区成员国水平的70%左右。

阅读(482)
机器视觉:高质量替代人眼,立足电子、汽车等向多个领域拓展机器视觉的主要功能为捕获并处理图像,为设备执行提供操作指导,具有识别、测量、定位和检测四项重要功能,目前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和汽车等领域,未来有望向物流、食品等方向拓展。

阅读(482)
乘自动驾驶发展东风,激光雷达走进大众视野: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与机器人产业的重要传感器类型之一,2005年,Velodyne首次将64线激光雷达应用于DARPA挑战赛,2007年Velodyne生产出首台商用3D动态扫描激光雷达,成为该行业的重要时刻。相比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雷达等方案,激光雷达在可靠度、探测距离、夜间表现等方面较为均衡,具备一定优势,车企通常采用多类传感器融合方案。激光雷达按照技术路径细分可分为机械式、混合固态(MEMS)、固态式(OPA、Flash)三种类别。其中机械式发展较早,技术成熟度高;固态式在性能、成本上要优于机械式,但技术上还有待突破。当前对于激光雷达的评判标准集中在车规级、可量产、低成本三个方面,在车规级方面,镭神智能CH32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在国内率先通过车规级认证,在可量产与低成本方面,固态式激光雷达体积小、整体量产成本和量产难度较低,容易在技术成熟后产生可大规模应用的市场价格。尽管固态式在整体性能上优于机械式,但距离技术上的完全成熟还需要一段的时间,因此短期内激光雷达市场上仍旧是机械式与固态式激光雷达并存的局面。

阅读(566)
以数字科技为驱动,多领域交叉融合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蓬勃开展,其核心特征是数字经济,或者说产业的数字化。中国正在主动参与甚至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

阅读(412)
钢铁行业的智能制造体现在从机械化、自动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演进。十余年来,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蓬勃发展,助力钢厂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员工工作环境等等。

阅读(505)
伴随全球企业云化、数字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们判断软件 SaaS仍将是未来5~10年科技领域最值得关注的产业方向之一,同时行业本身的快速演进亦推动市场竞争格局、企业商业模式&业务边界等跟随变化,并不断孕育新的市场机会。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产业层面值得战略关注的趋势包括:产品创新(云原生、Al、敏捷开发、在线办公、B2B交易平台、行业下沉、平台+产品双层结构)、商业模式(按使用量付费、通用能力模块)、竞争优势(规模、用户粘性、行业通用平台)、企业增长(M&A)等。我们建议持续关注美股优质的一线Saas龙头企业,以及国内市场快速向SaaS进行转型的头部软件厂商,以及一级市场投资机会。短期建议关注受益于经济复苏相关个股。

阅读(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