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智能领域
- 制造 / 物流 / 园区 / 办公
- 家居 / 安防 / 交通 / 能源
- 零售 / 文娱 / 金融 / 营销
- 党建 / 法务 / 医疗 / 教育
- 农业 / 技术 / 其他
最新
最热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已成为关键变量。数字科技不仅是疫情下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也为人类应对长期发展挑战提供了新解法。面向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向科技要方法,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阅读(682)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相比于3G/4G具有大宽带、高速率、广连接等特性。5G的商用将开启万物互联的时代,加速推进Al、物联网等产业的发展,数字产业对通讯基础设施的依赖将使得5G新基建将成为疫情之后提振经济的重要驱动。欧美、日韩等多个国家将5G产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从政策层面鼓励运营商加大5G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开启5G商用。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基站数量达70万个。未来2~3年,全球5G终端出货量将占智能手机的一半,其中,一半以上的中国消费者具有较高的换机意愿。就现阶段的5G市场反馈而言,用户对5G网速的满意度较高,套餐资费和信号覆盖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阅读(624)
21世纪,人工智能注定要为人类开启一个新的时代。自2016年AlphaGo击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复,人工智能开始迅速进入大众视野。但人工智能并非一个新的词汇,早在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上就已经确定了人工智能概念。总的来讲,人工智能就是让机器像人一样完成一些复杂工作。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学科,技术进步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动力。

阅读(548)
企业数字化转型核心本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本质是利用数字“复制、链接、模拟、反馈"的优势,通过将企业业务数字化,实现“转型升级”的目的。数字化作为最佳工具,帮助企业规避了转型的种种困难,但企业需要认识到数字化转型仍与历史上的大多转型实践一样,具有曲折反复的特点。因此,企业在布局数字化转型时,面对各界多样的声音,要回归企业的本质,从“降本、增收、提效”等企业核心目标出发,思考如何选型,如何组织,如何实施。

阅读(555)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基建政策驱动下,国内Al应用已经由技术尝试转入规模化应用。一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催生了海量智能化应用场景,从企业的生产制造、供应链、营销与销售、交付与服务的价值链来看,在每个环节都存在可利用Al改善盈利的空间。另一方面,新基建赋能Al基础设施升级,并进一步拓展Al应用场景,覆盖智能生产、智能运维和智慧交通等多领域。

阅读(504)
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单一的公有云,还是单一的私有云、虚拟机都逐渐难以满足企业需求,许多企业的IT架构正在逐步从单一的物理机、虚拟机逐步走向多云、混合云、分布式边缘云并存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云计算产业生态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发展的趋势。

阅读(516)
·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的主要竞争者为华为、小米、苹果、OPPO、步步高,华为、苹果、小米三家巨头占据着60%的市场份额,三家设备单季度出货量均在500万台以上遥遥领先其他行业玩家。可以看到,商业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可穿戴设备可谓说炙手可热,并且市场是以互联网手机大厂为主导。

阅读(824)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科技)为核心,同时在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多领域实现技术集群式突破和融合,形成“一主两殿” 发展格局,共同作为推动力量加速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对区域及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创新格局、经济结构和社会政治形态等带来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

阅读(524)
5G将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大量的新型应用,包括随时随地的视频(如视频通话或会议)、实时通信(如触觉互联网)、超可靠通信(如远程医疗)、高密度大带宽接入(如高速互联网)、高速移动接入(如高铁)、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超大规模物联网(如M2M或传感器网络)等。这些在时延、可靠性、接入带宽、容量与覆盖、技术创新等方面对运营商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网络能实现端到端1ms时延,每设备高达10Gbps带宽的基站接入速率。同时,按照5G规范,云原生(CloudNative)、控制平面与用户平面分离(CUPS)以及面向服务是对5G网络架构的内在要求,这些都需要对运营商网络进行重构,以满足网络发展演进和应用体验需求。

阅读(910)
人工智能能力正在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引黎。巨大的数据量、种类繁多的数据、价值极高的数据是智慧城市的数据特征,也为人工智能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智慧城市的建设,先后经历的了信息化、数据化的阶段,目前正向人工智能方向驱动演变。结合顶层设计、解决方案、具体项目等,人工智能将在城市中不断落地,推动相关人才、技术及资金等方面的聚集。 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中落地需要明确的应用路径。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需要结合各类技术成为城市基础平台设施。在落地应用场景中,目前来看安防、电信、金融、交通等行业相对较快,而零售、旅游、地产等行业相对落后。基于各类采集的数据,通过人工智能行业解决方案(Al+),推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消费机器人等,形成赋能行业创新的各类融合方案。 城市人工智能平台需要与一系列新技术与新模式共同发展推动。技术方面具体包括了,新一代无线网络、大数据技术、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商业模式方面,一方面要形成产业生态体系,另一方面要推动智能众筹智慧共享,形成外放多边的生态平台体系。

阅读(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