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进化论·人工智能创新成果Show”分论坛,亿欧智库发布了《2019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研究报告》,其中包括了2019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初创企业100强、成熟企业60强、巨头企业20强三份榜单,以及2019中国人工智能落地投入度十大城市榜单,集中展现了2018-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的阶段性应用成果和商业进展。
商汤旷视领衔,榜单解读2019中国AI初创企业落地进展
2019年,人工智能的应用落地进一步深化,实现营收规模化增长成为诸多AI企业的主要目标。亿欧智库连续第二年推出“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初创企业100强榜单”,通过企业2019年预期营收这一指标来衡量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最新商业化进展。榜单以非上市的、主营业务由人工智能及关联技术驱动的初创企业为样本框,采用企业问卷调研的方法进行一对一获取,并辅以多方验证,形成最终榜单。
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和比特大陆(AI相关业务)在2019年的预期收入达到30亿元及以上,处于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商业化进展的第一梯队。优必选、影谱科技、明略科技和松鼠AI位列其后,预期营收分布于20-30亿元这一区间。此外,榜单内还不乏近两年成立便取得可观营收的企业。从不同维度来看,入榜企业近八成来自北京和上海;成立时间集中分布于2014-2016年间;应用领域则以企业服务为主。
亿欧智库认为,经历了早期在算法技术方面的争夺战,依靠科研实力和商业落地两条腿走路已成为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共识。尽管人工智能的各项技术在理论上具备跨领域通用的能力,但对于人力财力有限的初创企业而言,在具体场景制定客户可理解、可执行的解决方案,才具备商业化的可能性。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营收数字受到其所属行业收入模式的影响,因而在不同模式企业的对比时应考虑这一差异性。此外,受调研时间、调研信息不透明、企业参与意愿影响,此次榜单难免有所遗漏,欢迎业界补充指正。
企业和城市向智能化转型,有谁处于领先位置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日益融合,使得传统行业、TMT行业也开始加速部署AI应用到企业整体运营和核心业务流程中。亿欧智库对其中业务相对成熟、营收规模较大的企业进行梳理盘点,形成了“2019中国人工智能商业落地成熟企业60强”图谱,并根据企业的业务属性进行分类。
五大视角解读人工智能近况
除榜单以外,亿欧智库还从学术、投资、企业、政策、行业五个视角出发,对2018-2019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况予以总结。
一、学术的参与数量与范围提升,自动工具与标准化降低科研成本
近年来人工智能学术研究的参与度持续上升,参与范围持续扩大。直观表现为国际顶级人工智能学术会议的论文提交量逐年攀升;企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术研究领域,进行论文投稿。
研究者们也愈发意识到AI普惠化的重要意义。2018年以来,NAS和AutoML等自动化工具正使AI技术变得更为简单易用。用户只需喂食数据,工具就能够自行快速地搜索并创建由复杂神经网络驱动的决策功能,这使人工智能更具场景适用性,降低了客户使用AI及相应服务的门槛和转换成本。
二、人工智能创业机会收窄,渗透范围却不断扩大
亿欧智库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5年以来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快速增多,到2016年达到顶峰,之后热度便迅速走低。人工智能的创业机会逐渐收窄,AI的标签在创投圈趋于弱化。
但与此同时,更多的企业意识到人工智能在降本增效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业务转型和运营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智能化。因而,广义的人工智能带来的增长机会在不断扩大,未来几年将日益渗透于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当中。
三、人工智能私募投资呈退潮态势,科创板拓宽募资渠道
人工智能在私募投资市场正呈退潮态势。据亿欧智库统计,在2014-2017年相关投资持续高涨的背景下,2018年中国私募市场中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事件频数有所回落,同比2017年下跌20.7%。2019年1-5月的投资事件数量仅为2018年全年的23.7%,预计2019全年投资频数和投资金额均将下滑。与此同时,私募投资更加集中于头部企业和偏中后期轮次,市场对企业的估值也有所缩水。
一级市场募资难度上升,使有高额资金需求的人工智能企业或面临持续造血能力不足的困境。科创板开市,以注册制取代核准制进行新股发行审核,提升了上市效率,为相关企业开辟了IPO的快速通道。
四、政策以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为主要导向
国家政策更加注重培育关键技术研发和标志性产品服务,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配合《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实施,工信部在2018年9月公布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名单,持续跟踪支持,培育典型案例树立产业创新标杆,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实现行业的整体发展。
五、数据丰富度、付费意愿和竞争程度是AI企业场景选择的主要考量维度
AI初创企业需要具体落地于垂直行业实现技术成果转化,才能确保营收带来充沛的现金流,从而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在选择应用场景时,企业一般从行业既有数据的丰富度和闭环关系、行业对AI应用的紧迫性和付费意愿与市场的竞争程度等维度进行考量。在中国,政府类项目(含安防、交通等公共事业)、金融、机器人赛道是企业创业和市场投资的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