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不代表不改变
视频通信由视频会议及视频融合两个细分领域组成,其中视频融合的市场占比超过76%。
但近年来占比较低的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52.3亿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160.2亿元,实现了32.3%的年均复合增长。
在视频会议行业,目前主要分为传统的专网视频会议和新兴的云视频会议两个类型。前者有华为、中兴、科达等。
新事物的出现总会给传统带来别样的冲击,就像云视频之于专网视频。守旧观战还是适时改革创新,这是新时代背景下很多大型企业需要面对的艰难抉择。在面临技术升级迭代时,必须放弃早已成熟的硬件系统,而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容易。
不过,不容易不代表不改变。因为视频云服务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理念的视频流媒体服务,早已以其更低廉的成本和更高效的运作深入人心。至此,包括华为在内的众多企业也纷纷做出调整,并推出了会议云服务等相关产品。
一大壮举,一切伟大行动的前提。
将协作场景从线下搬到线上,让更多的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参与其中,这是一大壮举。但线上似乎还不能完全取代线下,那些因设备卡顿、时延、网络等原因造成的信息交流障碍还时有发生。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还原真实的沟通场景成了一切伟大行动的前提,而目前这一前提必须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我国真正实现视频会议是在1994年国际公众视频骨干网开通之后。
紧接着,随着新兴技术的应用,基于云服务的通讯视频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然好处还不止于此,视频云服务早已落地社交、直播、教育、游戏、医疗等各个领域,在创建多样沟通场景的同时,还为互联网应用创造了意想不到的价值。
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更高的传输速度、更低的时延、更高清的视频画质展示……这一切正试图一步步加固整个视频云服务及其衍生行业的根基。
构想5G+:有人认为,随着应用场景从互联网应用、企业级应用向智能硬件的突破性拓展,通信云将向3.0时代进一步升级。其中,5G网络的部署会促进云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5G+4K超高清”战略布局早已提上日程。
构想AI+:视频会议产品在通话质量的保障和移动软件的便捷性等方面进行了多次升级,但其“智能”的特性还远未达到,行业和用户在期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产品。
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视频云服务,融入智能人脸识别,做到自动标记与会者身份信息;智能语音跟踪,做到声、图双重定位;智能语音识别,做到实时字幕自动转写……这些都算是很好的现象。
什么时候、什么情况这个行业会更好一些
第一,让人们感觉到:这一切都太有趣了。
第二,让人们感觉到:时代在进步。
第三,让人们感觉到:致力于搭建更好的沟通平台的愿望,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第四,让人们感觉到:通信视频云行业无疑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第五,让人们感觉到:将惠及以视频云服务为基础的相关行业。
对公司老大们的挑战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走捷径,才能更快到达,而需要借助新兴技术和品牌实力(基于慢功夫打造)的通讯行业更是如此,因为一流的产品总是诞生于对最基础研发和最底层功夫的坚持之后。
面对市场的变迁、需求的变迁,紧张、慌张永远是人当下的第一情绪,但这并不可怕。难能可贵的是,坚持那些只有少数人能坚持的最简单的处世逻辑和价值判断。
在任何行业都可看到,随时,有些人消失了,有些人崛起了,有些人在继续言行不一地吹牛,但也在走向消失的方向。就像有网友戏称的,“不吹你会死吗”。
有格局的人总是少数,在哪都是稀缺的,他们心中有料、身怀基因,所以做人做事大气磅礴,成功只是早晚的事。
志存高远,永远应该从进入当下、一步一个脚印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