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需求
随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程度的提高 , 社保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对参保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各个业务部门针对身份认证的需求(如:养老保险养老金的发放、医疗保险待遇资格的确认、失业保险人员的签到等)建立了不同的生物识别身份认证系统。
但各险种的生物识别系统无法实现模板和信息共享,造成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1.各个业务部门分别建立各自的生物识别认证系统,各自采集生物特征模板,造成参保人员重复采集生物特征模板,增加参保人员负担的同时増加建设投资成本。
2.各险种采用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且各种生物识别技术不通用,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形成生物识别数据孤岛。
3.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的认证终端无法通用,经办机构和社区网点需要针对不同的业务部署多种生物识别终端,业务办理复杂,设备使用效率低。
系统介绍
基于社保卡的生物识别身份认证平台是在遵循社保核三平台标准的基础上开发的集生物识别、认证管理、模板管理、统计决策分析、身份认证子系统等功能于一体的身份认证平台。
平台前端可支撑多种人社业务对身份认证的需求,如:养老金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失业保险金发放签到、工伤保险待遇领取、医疗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网上业务申报身份认证等等,可通过认证子系统针对不同的险种、不同的认证对象进行身份认证。平台后端兼容多种生物识别技术,如:人脸识别、指静脉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等等。该平台具有较好的兼容性与扩展性,只需要増加相应的生物识别引擎和业务子系统,就能支撑相应的人社业务。
系统功能
该平台可根据不同的业务系统需求,开通不同的终端认证方式。如:养老保险开通经办机构认证、 PC互联网认证、移动互联网认证、自助终端认证;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只开通经办机构认证和自助终端认证。
参保人员可通过多种通道、多种方式向后台服务器提交认证请求,由身份认证平台完成认证,并保存认证结果,进而完成系统所覆盖的整个城市及其所有街道、社区的信息共享。平台将认证结果按照预设认证规则对业务系统提供共享。
技术优势
1.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和指静脉识别算法识别率高,识别速度快。
2. 利用生物识别技术,将社保卡与参保用户联系起来,真正实现人卡合一 ,有效地提供身份识别服务。
3. 兼容多种生物识别技术,支持人脸识别、指静脉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虹膜识别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进行多种选择
4. 依据"同人同城同模板"的原则,只需要进行一次建模,就可以在人社领域的所有业务系统中共用,大大降低建模投资成本。
5.身份认证平台具有多个身份认证子系统,满足人社领域内的所有相关业务的身份认证需求,并且各个业务系统可以共享认证结果。
6. 多险种共享终端采集认证设备,大大減少设备部署数量,节约投资成本。
7.可远程验证,远程管理,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随时随地实现身份认证。
应用价值
1.可为社保多个业务系统提供身份认证服务,业务系统无需单独建设,避免重复投资,大大节约投资成本。
2.可跨险种共享身份认证结果,简化社保业务办理流程,減少经办人员工作量的同时,方便参保人员,提高社保服务水平。
3.不仅可以用于社保行业,还能共享给政府其他部门或者银行部门,成为服务社会的身份认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