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是现代图书馆的最主要的技术支撑,馆藏图书文献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资源实体,文献提供是图书馆最主要的服务内容。目前在国内图书管理系统中普遍采用“安全磁条+条形码”的技术手段,以安全磁条作为图书的安全保证,以条形码作为图书的身份证,解决了图书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使用条形码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图书的条形码脱落,无法进行正常的借还,使用RFID技术,具有安全性高,隐藏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而且能更好的解放馆员的劳动力,快速实现图书的借还。
总体流程
系统利用相关流通设备、RFID读写设备,可以实现图书的自助借还,馆员工作站,盘点顺架查找,防盗,等功能,如下操作实例所示。
RFID系统简介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RFID的应用系统具有非接触,工作距离远,精度高,信息收集处理自动快捷及环境适应性好等一系列优点,不仅能取代传统的手工录入方式,大大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更由于其先进的自动识别功能,能轻易地实现原先人工难以完成的任务,为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原理如下图所示:
1)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2) 读写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3) 计算机系统:包括中间件、系统应用软件等。
RFID系统原理
电子标签中一般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读写器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通常读写器与计算机相连,所读取的标签信息被传送到计算机上进行下一步处理。RFID信息处理系统(即后台应用支撑软件)整合由读写器收集到的标签数据。
系统特点
1)实用性原则
在满足系统应用功能需求和系统性能需求,并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的情况下,软件、硬件、网络产品均选用性能价格比最高的系统和产品。
整个系统应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操作简单,易学,易用,便于进行系统配置,在设备、安全性、数据流量、性能等方面得到很好的监视和控制,并可以进行远程管理和故障诊断。
2)安全性原则
用户在信息平台上的数据就是用户的商业秘密,维护用户的数据安全性、机密性就是维护信息平台的权威和信用。因此,采用认证技术、密钥技术以及WEB安全访问技术等先进的保全技术对提高系统的安全保密性是十分重要的。
3)可靠性原则
平台提供的系统需具备出错处理、容错能力、冗余备份能力,不会因为局部故障而引起整个物流业务信息系统的瘫痪。所有的核心设备,包括主机服务器、核心交换机等均采用冗余设计方案,保证做到:一架设备发生故障,另一架设备能接着进行工作而不丢失数据,发生故障的设备在被隔离和修复时不会影响系统的运作。
4)先进性原则
首先,选用系统平台应具有先进性。选用技术先进、成熟的产品,同时又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其次,系统规划和设计应具有先进性。采用先进的系统规划和设计理念、技术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技术进行设计开发。
5)标准化原则
从系统平台、网络管理、项目管理、系统维护规范的制订等各方面全部遵循通用的国际或行业标准,从而系统能够支持各种异构平台和不同网络协议的互联。
6)扩充性原则
业务需求会不断发展,现有系统不能满足应用需求时,系统将面临更新换代。因此,系统的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扩充能力,留有升级的余地,以满足今后业务发展的需要。
RFID图书馆应用优势
电子标签(RFID)具有一个双重角色的作用:一方面是身份识别,用来对物品进行跟踪和清点;另一方面用于物品的安全保护。也就是说,RFID同时具备了身份识别和防盗的功能。RFID的这种特点大大地提高了资料处理能力,通过一个简单的单一操作就可快速、准确地完成资料流通过程。
1)简化借还图书流程,提高流通效率
现有的借还图书流程仍然需要人工打开图书扉页并找到条码位置然后才能扫描条码。这样的操作流程仍然较为繁琐,借还图书效率比较低。同时,条码容易破损,这样不仅会影响借还图书的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借阅人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
因此,需要引入先进的读写技术以实现自动化的图书借还流程,提高信息存储的安全,提高信息读写的可靠性,也提高借还图书的速度。
RFID系统的自助借还图书,支持一次借还10本以上(可灵活设定限制)的图书,效率大为提高。
2)大幅降低图书盘点和查找工作量
依靠人工的图书盘点工作,特别是图书架图书的盘点工作量太大而且效率很低。图书管理员盘点图书架图书要凭自身的记忆对图书进行分类放置和记录,费时劳神却又很难达到目的。引入先进的RFID图书盘点工具和方法,可实现图书盘点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
RFID非接触、远距离、快速读取多个标签的特点,使盘点工作简单有效,RFID使从不能盘点到可以盘点、轻松盘点;同样,可以轻松实现顺架等功能;上架时可以根据图书库形化路线(相当于电子地)指示馆员按正确位置拜访馆藏。
3)改变借阅管理和安全防遗漏流程脱节的情况
图书馆防盗系统现在还是孤立的防盗系统,图书归还和上架之前要经过上磁处理,图书借出时则要进行消磁处理,工作量较大,直接影响了图书流通以及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在发现丢图书的同时无法记录丢失图书的信息,对图书的日常盘点、补缺工作影响极大。
RFID系统对现有的管理系统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