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平台!
客服热线
广州市天剑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收藏店铺
搜全站
人工智能
智能技术
智能制造
顺德糖厂集团ERP系统
技术领域:大数据-机器学习
应用领域:智能制造-智能工业软件-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添加收藏
0
分享
联系卖家
发起求购

企业概况

广东顺糖集团公司是我国首批经济体制改革试点企业之一,由1935年建成投产的广东省国营顺德糖厂转制而来。集团公司资金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工艺水平先进,资产总额8亿元;1987年以来一直保持国家二级企业称号并跻身于全国最大500家食品制造企业。

广东顺糖集团公司已有十七个分厂和分支机构,其最大特点是:生产经营多样化,产品结构复杂,是集食品、化工溶剂、机械制造、音响、电器、建材、进出口代理、商业、贸易、服务于一体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管理相对分散,厂区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香港,各分厂采用财务集中管理和生产经营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各分厂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同时,由于顺糖集团是原老国有企业转制而来的股份制集团,遗留问题较多,管理不够规范。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没有专门的信息化部门。

企业产品结构复杂和管理分散的特点,使得集团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全面及时了解各分厂的财务信息和生产经营信息,不能实时监控生产经营情况;尤其是产品结构复杂,产品和原材物料种类繁多,库存管理混乱,集团不能查询到物料的耗用和资金在占用情况。



1581675819307895.jpg


实施目标

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顺糖集团专门成立了ERP选型小组,选型小组分析企业实际情况,确定该项目的实施目标:因为企业产品结构复杂,生产经营多样化,市场没有现成的ERP软件符合企业不同方位的需求,必须选定实施能力较强的公司,对顺糖的实际业务情况进行量身定做。同时,因企业原有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管理不够规范,不能全面深入地应用ERP系统。采用“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第一期工程着重解决突出以下问题:实施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包括产品、原材料、备用物资)、财务管理、生产报表、人员工资、综合查询分析。建立全集团统一的客户档案、供应商档案、供应商产品价格等查询平台;建立统一的集团产品编码体系,实现采购价格的统一监控;处理各分厂供销部门、仓库部门日常进销存业务,自动汇总各分厂、各产品的月报、年报情况;通过财务部财务管理进行全集团的财务状况监控;对各个分厂不同车间不同产品的生产班、日报、月报、年报的统计分析;建立统一的领导查询平台,可随机查询各个分厂、各个产品(原材料)、各个科目的每笔、每日发生情况和随机时间段的业务情况。


实施过程

1)2001年1月-2月,完成对顺糖集团各个分厂的全面调研,并对各个分厂调研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加快管理流程重组。统一规范各类数据表单和报表,优化各个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并进行整个系统的总体规划分析,产生详细设计报告。

2)2001年3月-4月,建立中心机房,完成覆盖顺德大良区所在分厂的综合布线,建立网络平台和系统平台。组织各分厂建立整个集团的产品(包括产品、原材料等)编码体系。同时以财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和顺冠气体分厂作为试点进行软件开发和系统实施。

3)2001年5月-6月,以财务部门和顺冠分厂为基础向其他分厂全面展开应用,其中包括顺德嘉顺炼糖联合有限公司、顺德市顺升造纸有限公司、顺德市顺冠气体溶剂有限公司、顺龙中密度纤维板有限公司、顺德市全能金属结构厂、顺德市安能保险柜制造有限公司、顺德糖厂动力分厂。包括软件的开发以及实施培训等。同时建立集团领导的综合查询平台。

4)2001年7月-10月,成立专门对全集团的信息管理部门—企管部,负责对计算机网络和ERP应用系统的全面管理,工程组全面对每个分厂每个部门的应用进行完善和优化。


项目特点

1)本项目最大的特点:企业的产品结构复杂,产品原辅材料种类繁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化,离散型流程型混合型的多种生产模式相结合。采购、销售、库存、生产等都必须结合到复杂的产品物料,通过该系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便捷、快速、统一的查询平台,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更加快捷、更加细致深入的决策依据。

2)以财务为中心主线,实现总部对各个分厂的集中管理,同时将采购、销售、库存、生产的数据与财务相互集成起来,精细到业务过程中的每一笔业务数据,实现从日报到月报到年报的自动统计,同时实现对各个分厂的横向比较,特别对同类产品、同类原材料的不同分厂的比较分析,实现不同分厂的业务监控,充分利用各个分厂的资源优势,使整个集团达到优化和平衡。

3)本项目实施成功最大体会是:

量身定做,要解决多种经营模式,多种生产模式和产品种类繁多的问题,没有一家现成的ERP产品能够满足该企业的要求,量身定做最能解决其各个分厂的不同问题,实现系统目标;同时实施过程中,频繁与业务人员进行业务流程的讨论分析,推敲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重在实施培训,该企业原有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很低,第一次做类似的管理系统,在管理思想、业务流程和计算机应用、ERP系统操作等方面进行大量培训,到工程结束时,科室管理人员中的培训面80%,有些应用操作人员的培训达到4-5次,并经常采用电话实施进行远程的培训。


更多案例
天剑ERP在佛泵实施
长沙天鹅泵业ERP一期项目